2
Home > 科研探索 > 平潭国际城市赛道 | 来自总设计师的深度揭秘

平潭国际城市赛道 | 来自总设计师的深度揭秘

2022年12月11日,在赛车引擎的轰鸣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中,第一届平潭赛车嘉年华圆满落幕。


China 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和壳牌喜力国际汽联F4方程式中国锦标赛等重量级赛事相继在年轻的国际赛车岛精彩亮相。


全新的平潭国际城市赛道,首次迎来国家级比赛。


平潭国际城市赛道(汽车街道赛道)位于中国平潭国际旅游岛如意湖畔,毗邻海岸线,是中国第一条智慧赛道、中国第一条环湖赛道,中国内地最长街道赛道。


赛道由亚洲唯一获得国际汽联许可的赛道设计师同济大学姚启明教授团队设计。


其中半径359.99m、长度842.08m的“如意弯”极具挑战性,三组组合弯道串联现有城市道路,整体呈8字意象,象征充满无限空间的未来。


让我们跟随赛道总设计师姚启明教授走进平潭国际城市赛道,聆听其中的奥秘。


Q:赛道有哪些技术亮点?


A:技术层面的最大亮点是“自由和科技” 的主题。线形上体现了“自由大胆”,是因为在无数人、无数次的反对声音中,我们一再坚持,才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赛道线形,看似无穷符号“∞”,其实是对设计心理极限的挑战。正如我在世界进口博览会现场的宣传片中说的一样:“既然有勇气选择,就要有底气坚守!”科技上呈现“智慧赛道”。在平潭,我们将近年来在国际汽联未来城市赛和智慧交通安全驾驶领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融入其中,让赛道拥有无人驾驶、智能预警、数字哨兵、智慧感知等功能,全面实现赛道智慧化升级。虽然因为各种博弈,“智慧赛道”在工程建设时被“忽视”了,但是赛事当天我们还是把我们位于上海的仿真实验室开发的智慧感知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在赛道上完成了安装和调试,兑现了诺言。借此机会,也特别感谢平潭政府给予我们自由创作的空间。


Q:这次的赛道配色让人眼前一亮,如此大面积的色彩背后有何故事?


A:视觉色彩层面的最大亮点是“大海和火龙果的味道”!4.507公里的街道赛对车手来说是极大的考验,特别是环湖路1.6公里的大曲线。在赛道缓冲区、防撞墙、路缘石等可以设计色彩的地方,我们的青年艺术家提出了很多美化的意见,但是赛道作为一条赛车极限运动的场地,视觉效果重要,安全更重要!色彩具有安全诱导的积极作用,也有视觉错误的危险因素,我们从数百种颜色中层层遴选,再通过舒适性、适应性和安全性的模拟仿真,最终确定了在其他赛道上都没有被使用过的颜色:平潭蓝、火龙果玫、高级灰,三大色系“混搭”组合亮相,再辅以深浅对冲,形成三大色系、六大变体。当时质疑声还是不少的,特别是我们首创的平潭色彩变幻形式,也是在过往任何一条赛道上都没有使用过的。创造新鲜事物需要底气,接受新鲜事物需要勇气,最后,赛道炫丽的配色在我们团队青年艺术家的“自由创作”和现场技术负责人的“调色盘”上得以呈现,PT RACING专属字体的涂鸦在大海和火龙果的底色上也显得格外亮眼。在此,也特别感谢平潭政府、赛事主办方和运营方对我们的信任,让我们的创意最终得以呈现,以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展示在世人面前。


Q:平潭国际城市赛道最大的设计难点是什么?


A:最大的设计难点是“破局”。不同于永久性赛道的自由发挥,街道赛赛道的设计则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利用“无比简单”的市政道路做“极具挑战”的赛道设计。我们在接到设计任务时,“8”字形的几条大路已经提前确定,留给我们的空间几乎为零,在几版相对自由的线形因为各种原因夭折之后,我们只能在类“8”字上寻求突破。因为整个区域都是填海而成,无法实现短期内大规模建设新赛道路段,所以只能尽量在原有道路上通过增加三组组合弯道,来实现“破局”。


这三组组合弯各显神通:


T1-T3让发车直道变得更长,第一个弯道变得更自由;T9-T12让车手驶入1.6公里的环湖路之前节奏能够调整好;T14-T16让半径359.99米的大环曲线不那么呆板,也不那么僵硬,使整个赛道的速度节奏更加合理。


虽然我们充分利用了目前使用程度不高的地块进行改造,但是周边的小区、医院、学校、海洋博物馆等地块环境复杂,需要不断调整,实现安全性、经济性和竞技性的平衡。


增加的赛道和现有道路衔接起来,要想做好驾驭自如,才是对设计师极大的挑战。每一组弯道都非常复杂,既要对城市影响最小,又要保障车手的安全,不断优化博弈的过程也是一次次地“破局”和“自我博弈”,好在我们有三维数字化可视赛道设计技术,也有平潭文旅集团的全力支持,让我们有勇气和底气把这些极其微妙的空间用到了极限。


当然,设计也只是赛道建设的一个环节,施工过程如何精准地将每一个细节还原到我们当初模拟仿真的程度,同样重要。如果施工建设的周期和标准能够再合理地优化,就能呈现出设计如初的效果。


同时,也要感谢车手们对于赛道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对于赛道的难度以及极具挑战性的组合弯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平潭赛道可谓Phantom Pro Racing魅影车队刘冉先生的福地。在全新的赛道上一马当先,勇夺全场及GT3组别冠军,实现一周双胜。刘冉先生在和姚启明教授交谈时对赛道也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著名车手谢欣哲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解锁姚启明教授的新作品了,每一次解锁都是如此充满挑战。车手和设计师在赛道上共同回忆、共同期待,共同见证中国汽车运动的成长。最终GT4组别谢欣哲和队友勇夺桂冠。


Q:平潭国际城市赛道的安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首先,是线形设计。三处重生的组合弯道打破了简单几何形状,通过不同路幅的切换、改变原有城市道路弯道呆板等特点,看似让赛道变得自由灵动,其实是通过这些细微的改变让整个赛道的速度节奏更加合理,以此提高安全性;第二,是我们具备独立知识产权的安全模拟仿真系统,能够模拟赛道各处车辆失控后的滑行轨迹,确保一旦发生失控后人和车的安全;第三,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赛道安全设施,根据赛车的行驶轨迹、速度和碰撞力进行数字化设计,科学摆放安装;最后,我们的三维可视化智能赛道设计系统,可以实现一边设计一边在我们的仿真实验室对赛道进行安全评估,驾驶体验,采集数据,优化线形,提升运动竞技性能和安全保障。


Q:平潭国际城市赛道对于汽车运动普及、城市发展有什么作用?


A:最早的汽车比赛就是在公共道路上举办的,让赛车回归城市街道,就是让汽车运动回归本源。市民们可以在家门口、阳台上零距离观看精彩的赛事,增强获得感和认同感。另外,城市赛道还有利于城市空间的韧性开发,节约土地资源和建设成本,对培育汽车文化、普及汽车运动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Q:平潭国际城市赛道未来怎样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A:有了可持续的政策支持和科学的运营理念,假以时日,平潭国际城市赛道会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街道赛结束之后,需要面向未来做好常态化的运营方案,还原马路的交通属性,最大限度降低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占用和对市民出行的影响。以科技手段降低运营成本,才能真正发挥街道赛的长久作用。特别是要在智慧智能方面先行先试、降低常态化运营的成本和保持科学精准性。


Q:未来,平潭国际城市赛道还会怎样提档升级?


A:平潭国际城市赛道在平潭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运营方的不懈努力下,还会继续发挥先行试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功能上,完善智慧赛道和智能网联测试功能,让清洁能源和无人驾驶汽车早日驶上赛道;线形上,科学地设计常态化运行方案,提升日常运营、常规赛事和大型赛事之间的自由切换;空间上,实现与卡丁车等其他汽车运动项目的无缝衔接,与平潭其他重点文旅项目、体育项目、科创产业的深度融合。


平潭国际城市赛道是中国汽车运动产业的试验田,为行业先行先试。为了让这块试验田尽快结出新的果实,JENNYAO×SSMRS团队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创新研究,相信不久的未来,将会让中国赛道绽放更多光彩。

发表时间 Published
2022-12-16

类别 Categories
科研探索

TOP NEWS

  • 科研探索

    2024-03-19

    赛道设计创新实践青年团队获评“同济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 科研探索

    2024-03-21

    上海智慧交通安全驾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授牌
  • 科研探索

    2024-03-19

    首批!“智慧赛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入选2022年度国家体育总局科技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