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Home > 科研探索 > 上海智慧交通安全驾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年度会议成功举行

上海智慧交通安全驾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3年度会议成功举行

1月18日,上海智慧交通安全驾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2023年度管理委员会及技术委员会会议在集团B102会议室与腾讯会议同步举行。


会议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主持,依托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汤朔宁,副总工程师、汽车运动与安全研究中心姚启明,协会代表国际汽车联合会荣誉副主席万和平,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会长俞维林,高校代表上海公安学院交通与监所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褚强,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副部长杨华,同济大学教授陈翌,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雨人、张兰芳、王俊骅等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工程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汤朔宁在欢迎辞中表示:工程中心2023年度成果显著,不仅在一定领域范围内形成了技术壁垒和核心竞争力,对集团在新兴领域的业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开拓作用;而且在“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产教融合、交叉学科与学科交叉建设、与联合国的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是集团贯彻落实同济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典型代表。欢迎各位专家继续为工程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问诊把脉、建言献策,助推工程中心继续开拓新局、再上新台阶。


工程中心主任姚启明作年度工作总结,从工程中心的建设情况、工作进展、年度成果和发展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2023年度,工程中心团队开展了十余次国内外考察调研,深入了解了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与前沿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团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升级了实验设施和软件系统,构建了系统化、网联化的多模态融合安全驾驶仿真平台,形成了山区公路、跨海大桥、隧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安全驾驶基地、智慧赛道等十二类物理场景,通过“人-车-路-环境”交通系统关键要素交叉融合,已完成五百多个高风险和极限工况下的逻辑场景。


在驾驶模拟、智能网联测试、安全驾驶培训等方面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并在道路交通安全宣教基地、智能安全驾驶测试基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等项目中实现了成果转化和工程化应用。


在产教融合方面,工程中心依托工程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和人才培养,通过课题攻关和研究生教育促进工程项目的实施。


在科普教育方面,团队走进清华、浙大、上海交大、海事大学、二师附小等30多所大中小学,累计科普活动40余场,通过江苏卫视、上海教育频道和“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申工社等直播平台公开授课。2023年度,工程中心累计接待参观人群103批次,通过实验、研学、主题成果展等方式体验人数共计2000余人。


在合作交流方面,团队受邀参加了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GPSM汽摩运动专家组织大会、中汽摩联会员代表大会,接待了联合国秘书长道路安全特使让·托德一行;团队的创新研发成果和应用实践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提高了工程中心在道路安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023年度荣获多项省部级及以上荣誉,其中“智能化安全驾驶教育平台系统研发”荣获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联合颁发的优秀成果荣誉证书,创新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文明号。被“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最后姚启明凝练了工程中心的年度成果和2024年度发展规划。她表示,道路安全永无止境,推广道路安全没有终点,工程中心将在驾驶培训、智能网联、道路评估、科普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同时姚启明向与会领导、专家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各位同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专家讨论环节,各位委员感叹于工程中心2023年度在基础研究、国际影响、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工程中心荣获的省部级荣誉和奖项表示祝贺,并对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专家们一致认为,工程中心应该依托与同济大学各学科的紧密关系和行业优势,加强与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合作,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聚焦复杂环境驾驶场景库的建设,推动虚拟仿真系统等测试工具链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加快道路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推动驾驶培训行业转型升级;突出团队特色,充分发挥工程中心在极限运动研究、国际合作、科普宣传方面的优势,推动道路交通安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汽车联合会荣誉副主席万和平在会议总结中表示:工程中心能够在三年时间内将仿真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建设完成,并进行自我革新和产品升级,成效值得赞赏;不仅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综合绩效评价,也实现了智慧交通环境下安全驾驶的系统性技术突破,把虚拟场景尽可能还原到真实,成果令人欣慰。目前,工程中心与联合国在道路安全推广方面的合作已稳步向好,面向各类极限和突发场景的真实还原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希望在各位专家的帮助与支持下,中心能够继续勇攀高峰,为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表时间 Published
2024-01-09

类别 Categories
科研探索

TOP NEWS

  • 科研探索

    2024-03-19

    赛道设计创新实践青年团队获评“同济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 科研探索

    2024-03-21

    上海智慧交通安全驾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授牌
  • 科研探索

    2024-03-19

    首批!“智慧赛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入选2022年度国家体育总局科技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