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个结果关于
“”
姚启明博士受邀在“国际汽联赛道安全培训”上授课
姚启明博士是中国赛车场设计与安全研究领域的开创者, 她结合自己在赛道设计和安全研究领域20年的科研成果和15年的设计经验,总结国内赛车场的建设情况,分析国内赛车场的安全状况,解读赛道安全的重要意义,研究如何结合我国国情,科学、灵活、合理的运用国际汽联的安全标准。并呼吁大家尊重科学、重视安全、爱护生命。
随着汽摩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已建在建赛车场项目大量增加,一度被忽视的赛道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此契机下举办的赛道安全培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学员踊跃提问与主讲嘉宾互动,受益良多。
本次培训共邀请三位主讲嘉宾。13日下午,国际汽车联合会(FIA)赛车场及拉力安全主管Stuart Robertson先生就国际汽联赛道建设与安全标准进行了解读;14日上午,中汽摩联秘书处主任张涛先生强调了国内赛车场申请国际汽联许可的必要性与关键流程。最后,由姚启明博士上台解读《国内赛道建设与国际汽联标准》。
授课过程中,姚启明首先对国内赛道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统计了国内现有赛道的基本数据与注册申报情况,对尚未申报注册的场地按具备申报条件的程度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这些赛道的安全现状。
课程内容的第二部分,姚启明解读了国际汽联赛道安全标准在国内的认知与执行情况。分别就“充分理解、基本执行”,“片面理解、局部执行”与“错误理解、尚未执行”三类认知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安全隐患的存在原因,指出认知和执行误区在于:
中国汽车运动历史尚短,参与者数量相对西方国家太少,大部分人不能正确理解“赛道安全”;
国内一些比赛的赛车速度太慢,尚未凸显出赛道安全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中,姚启明详细说明了理解赛道安全与国际汽联赛道安全标准必备的两个重要概念:赛道安全与速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F1赛车出现,国际上对于安全的认知随着事故的不断发生不断进步。但从赛车安全到救援水平,直至九十年代知名车手塞纳的离去,人们才真正重视起了赛道安全,并在本世纪开始全面进行安全模拟。
姚启明首次提出了“汽车运动安全‘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强调了汽车运动安全是一个车手-赛车-赛道-环境-救援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其中赛道安全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另一方面,科研结果证明,行驶速度决定了车辆的制动距离与碰撞力,从而决定了缓冲区与防撞系统的布置,故速度成为赛道安全的决定性因素。
除此之外,姚启明还介绍了线形、缓冲区、防撞设施等FIA赛道标准中影响赛道安全的因素,分别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赛道安全的作用关系。
第四部分指出,要结合中国国情,在赛道设计中贯彻FIA赛道安全标准,不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还要进行持续的科研工作以提供理论支撑。姚启明详细讲解了如何针对不同等级的赛道、结合不同城市的文化风貌与地质条件,量身定制赛道的线形、缓冲区、防撞墙、防护栏、防护网、吸能装置、路缘石和其他附属设施。详尽的解读处处都体现着设计师为每一条赛道所倾注的思考,这些付出也都是为了实现FIA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更科学系统、更经济有效、更安全可靠。
为了支撑独一无二的设计,持续的科研工作必不可少。姚启明展示了多年来关于碰撞原理、车辆模型研究、驾驶员模型研究和仿真模拟的科研成果,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学员进入了全新的科研世界。
专业设计与科研以外的部分,姚启明简要说明了赛车场经营作为“后设计”阶段的重要性。经营与设计密不可分,设计中要充分将经营管理列入考量,大而化小,紧密布局,实现最大效益运营;经营时要严格管控,恪守设计初衷,杜绝安全隐患。
最后,姚启明再次强调尊重国际汽联标准的重要性,建议有条件的场地都到国际汽联注册,无条件的场地都结合国际汽联标准建设。
关注赛道安全,推行安全星级评定,建立事故分析平台,定制安全使用手册……分享20年的研究成果、经验教训,为中国汽车运动所用,这只是开始。 科研永无止境, 设计不断创新,分享随时随地。Jennyao责无旁贷,一直在路上!
发表时间 Published
2017-10-21
类别 Categories
国际合作